少林寺干的?众人都有些怀疑。
虽然咱们金仙观和少林寺关系不好,可这没有任何证据,你怎么就如此肯定是人家做的?
松峰道人算是对徒弟最了解的,直接问道:
“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?”
陈玄玉指了指山门方向,说道:
“那里少说有四五十名百姓,他们是怎么离开村子,又是怎么聚在这里的?”
“乡啬夫、村正又怎么会放任他们这么干?”
松峰道人恍然大悟,道:“是啊,没有人在背后支持,他们是怎么离开村子的。”
这会儿其他人也相继反应过来。
百姓是没有多少自由可言的,村子用围墙围起来,进出都要走大门。
大门由村正等人把守,进出都要经过允许。
这不是唐朝的特色,最早可以追朔到哪个时期,已经不可考。
但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。
除了村子被围墙围起来,还规定了劳作时间。
几点出门,几点才能收工回来,律法都规定好了。
哪怕土地是你自己的,也不是你想不干就能不干的。
不好好下地干活,是犯法行为。
农闲时节也别想休息,男的集中劳动,挖水渠什么的。
女的要集中在一起织布。
休息?想多了。
朝廷和世家大族,害怕百姓抱团,会主动将血亲打散安置在不同的村庄。
比如一个人有好几个儿子,那么他的这些儿子,大部分都会被迁走安置在别的村子。
每个村子保持七八十来个姓氏构成,可以有效防止百姓以血脉抱团。
为什么秦汉隋唐时期,造反者往往会打着宗教的幌子?
因为只有宗教人员,才能自由出入每一个村庄。
然后用共同的信仰,将毫无关系的百姓团结在一起。
而且秦汉隋唐时期,是有乡一级行政机构的。
乡衙门的主官是乡啬夫(乡长),其下还有乡佐、乡三老、乡干、乡司、游徼。
里正、里胥、里尉、里魁,里治中、里父老、里祭酒、里祭尊、里长史、社长、亭长、鼓史等
所以,皇权不下县这个说法,在唐朝以前是不存在的。
朝廷在乡村创建了严密的行政管理机构,将百姓控制的死死的。
直到贞观年间,李世民为了节约管理成本,合并州县废除乡一级衙门。
将所有的权力全部收归县令。
也就是说,县令直接管理辖区所有村子。
嗯,确实削减了管理成本,但后果吗,大家都懂。
到了五代十国乱世,基层管理机构被彻底破坏。
到宋朝创建,古代那种严格的人口管控政策,已经无法施行。
于是村子就不再创建围墙,朝廷也不再强制分拆血亲。
我们所熟悉的,一个村全是一个姓,大家都是一个祖先的模式,才正式定型。
然而,现在是初唐时期,李世民还没有登基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前夫出轨大嫂后,我改嫁他小叔 从纳尼亚开始重启童话 试婚医妃太撩人,冷面残王真香了 小瞎子(校园1v1) h [综漫] 非人类女友 与死对头和离之后 第七子,血字遗诏 别做实验了,遛狗 性爱录影 分手后,我和港城太子爷闪婚了 分手后娶了前女友上司 重生71年带空间,嫁糙汉 每天都被他深入 兄妹关系[NP] 暗影行者:灵玉觉醒 奥特:全宇宙都知道凯伽有个孩子 欲念之上 当高岭之花被骗身骗心 沈总别跪了,太太的结婚请帖送来了 妈妈的性福生活